没有斗争,就没有胜利。传承斗争精神、发扬斗争精神、培养斗争精神是我们党的光荣传统和政治优势。可以说,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丢掉斗争精神。
斗争精神是舍我其谁的奉献精神。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舍己为人一直以来就是共产党员的优秀品质,从给群众留下半条被子的女红军、到发扬螺丝钉精神的雷锋、再到守岛卫国的王继才,这些家喻户晓的先进人物,永远是激励党员干部无私奉献的精神动力。在新形势下,领导干部更应该弘扬奉献精神,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真正做到知民情、晓民意、排民忧、解民难,构建和谐党群关系。
斗争精神是主动作为的实干精神。要始终不渝学习和践行马克思主义,原原本本研读马克思主义著作,坚持从小事做起、从细节入手,遇事多想政治要求、办事多想政治规矩、处事多想政治影响,把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贯彻到实际工作中。
斗争精神是勇于负责的担当精神。党员干部要敢于担当、主动作为、善谋善为。所谓担当,就是在关键时刻能挺身而出、举起大旗、担起重任,这是党员干部应具备的政治品质,也是新时期检验干部能否脱颖而出的试金石。担当精神不仅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能力,它要求党员干部不仅具有大而无畏的勇气,更需要具备扎实过硬的本领。
发扬斗争精神,提高斗争本领,对部队党员干部尤为重要。新时代党员干部只有扛起强军重任,练就胜战本领,不怕困难、不怕牺牲,敢于亮剑、敢于冲锋,才能在关键时候上得去、拿得下、打得赢,夺取任何一场伟大斗争的胜利。(江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