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第七大沙漠,实现了大漠变绿洲的绿色奇迹。从“沙逼人退”到“绿进沙退”,从“死亡之海”到绿色家园, 2014年,库布其沙漠亿利生态治理区被联合国确认为“全球生态经济示范区”。
从治沙求生存起步,蹚出一条绿色之路
库布其沙漠是中国第七大沙漠,在黄河几字湾的南岸,总面积有1.86万平方公里。30多年前这里生态恶劣,民生贫困。当时,库布其沙漠每年向黄河倾泻千万吨黄沙,是京津冀主要的沙尘来源地,被称作“死亡之海”,人均年收入不足400元。
1988年,亿利集团在库布其沙漠腹地起步创业。因为风沙阻隔,亿利所开发的盐碱硝资源都被风沙吹埋,企业濒临倒闭,如果不治沙,企业就会被沙漠埋掉。面对如此局面,亿利集团艰苦创业,在沙漠中蹚出了一条绿色之路。亿利的创业者们在这里从种草、种树、种药材开始摸索前进,通过不断探索创新治理的技术、机制和模式,逐渐形成以光伏治沙、清洁煤化工和生态科技服务为主导的产业集群。
库布其沙漠经过30余年治理,植被覆盖度从不足3%增长到65%,生物多样性从100多种恢复增长到500多种,沙尘灾害天气从一年五六十次减少到年均两三次。
联合国环境署在2017年发布的《库布其生态财富报告》中评估认定,库布其沙漠亿利治理区30多年来实现了固碳1540万吨,释放氧气1830万吨。2018年,库布其沙漠亿利生态示范区被国家命名为全国荒漠化地区第一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推进双向碳中和模式,升级立体生态光伏治沙
“十四五”以来,亿利在黄河流域的库布其沙漠、乌兰布和沙漠、腾格里沙漠等沙区推进实施“五年1亿棵”碳汇林工程,与光伏治沙协同推进,创新植树治沙增汇与光伏治沙减排相结合的“双向碳中和”模式。
“五年1亿棵”碳汇林工程从2021年正式启动,即采取光伏板下种植和沙漠生态种植相结合的方式,确保每年完成2000万株的种植任务。工程规划分五期完成,至今已完成两期总计4000万株种植任务。
库布其沙漠亿利生态示范区,为全球荒漠化治理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和方案。如今,在“双碳”目标的影响下,亿利集团的光伏治沙模式也在创新中转型升级,持续推动库布其沙漠亿利生态示范区向绿色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