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新冠疫情这只“黑天鹅”的降临,悲观者眼里全是灾难,乐观者努力改变命运,就像俄罗斯谚语所说的“风可以把蜡烛吹灭,也能够把篝火吹旺”一样。其实,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危中有机,机中藏危,历史经验反复证明,每一次重大的全球性或区域性危机,都蕴含着发展的机会、成长的契机。对电力产业转型而言,新冠疫情虽然带来了上述五大方面的严峻考验,但也催生出以下五大方面的战略机遇。
1、“新基建”提升转型高度
“新基建”同传统的“铁公基”相呼应,具有鲜明的科技特征和时代烙印,是服务于国家长远发展和“强国战略”的重要方略,旨在打造现代化的信息基础设施,重点围绕“电”(电力、电商)字作好文章,以更好迎接未来数字经济时代的到来。电力行业要以“新基建”为重要抓手,以智能电网、智慧电力、智能制造为主要突破口,主动服务于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建设浪潮,加快低碳化、绿色化、信息化建设步伐,全方位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和经营模式的创新升级,为电力产业提升、结构升级赋予新能量和注入“数字动力”。
2、“数字化”增强转型黏度
当前我国电力正处于市场化转型的关键时期。借助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数字化技术,强化传统电力与信息化的黏度,实现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等各个环节万物互联、人机交互和泛在连接,以此达到整合传统电力营销、能源电商、电动汽车、分布式光伏、能效服务、金融保险等线上线下服务渠道,通过不断丰富智慧用能的使用场景,搭建线上电力产业生态圈,形成客户聚合、业务融通、数据共享、创新支撑的统一网上电力服务平台,打造数字化用能新图景,为用户提供互动化、多元化便捷化的电力综合服务。
3、“新业态”引领转型厚度
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电力业务的深度融合,驱动电力供需方式和商业形态正发生深刻变化,在全面提升传统电力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的同时,还催生出包括充电桩、储能、分布式能源、多能互补、微电网及综合能源服务等在内的电力新业态层出不穷,推动电力生产和消费模式不断创新,成为电力产业转型的重要方向。总体而言,作为集中式供电系统的有力补充,电力新业态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现有电力产业生产和消费模式,带给大家更安全、清洁、经济的供能系统,让越来越多的电力消费者正在享受能源革命带来的全新体验。
4、“扩内需”增大转型力度
因新冠疫情引发外贸外需萎缩,“扩内需”正成为当前稳经济的重中之重。电力是扩内需的“动力之源”,高品位的生活离不开高质量电力供给。电力行业要结合扩内需、促增长的要求,主动顺应消费升级趋势,加大农村城乡电网的改造,加快淘汰落后电力产能,全力推进电能替代工作,主动支持重点工商企业开展电力直接交易,积极开展用电侧和供电侧结构性改革,努力推动能源电力消革命和供应革命转型,在推动自身产业转型发展的同时,为扩内需“充电”赋能,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用电需求。
5、“走出去”拓宽转型广度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提出,电力行业掀起一波“走出去”浪潮。新冠疫情虽然会加速欧美国家的市场保护,给电力境外经营带来一定变数,但电力“走出去”大趋势不会改变。电力行业要结合全球新一轮产业转移调整和创新竞争的要求,通过境外经营带动电力投资运维、装备制造、建筑施工等产业全方位“走出去”,完善国际市场特别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市场布局,进一步拓展发展空间,提升产业经营层次,延伸市场竞争优势,提高国际分工地位,努力向产业链价值链高端渗透,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电力企业。
重庆胤通建设开发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电力工程项目的设计、施工、调试、运行及维护为一体的现代化企业。自成立以来,胤通建设始终秉承“忠厚创本,质量为本,诚信服务,精益求精”的经营理念,坚持“信誉、奉献、创新、实干”的企业精神,并以“缔造精品工程,成就客户愿望,带动社会发展”为使命,不断适应现代电力施工安全管理的要求,公司具有极强的施工能力,截至目前已与国网、正泰集团等众多企业建立了密切的战略合作关系,先后承接了成都轨道交通 18 号线工程主变电所 A 标电缆通道建设分包工程Ⅰ标、黄水220KV变电站向西出线电力隧道扩建工程施工1标段分包Ⅲ标、重庆城口工业园区桂花苑住宅小区3*4*7*楼配电项目、潼南子同街小区项目(一期)配电工程施工及配套服务等一大批工程项目。在行业中具有较强竞争优势,致力于打造质量最优、工期最短、经济技术指标最好的电力工程安装项目。
立足当下,放眼未来。重庆胤通建设开发有限公司将继续坚持“重信誉、担责任、创业绩、谋发展”的企业理念和追求“团队优秀、信誉优先、项目优质、效益优良”的总体目标,不断壮大企业经营能力,奋力打造电力工程领域极具价值与品质的领袖型企业。我们诚挚希望,与社会各界朋友真诚合作、共谋发展、共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