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首页> 快讯 > 正文

俄乌冲突带给我们的启示与思考

发布时间:2022-03-08 09:47:20        来源:互联网

作者:王凯文


    最近一段时间,俄罗斯和乌克兰之间的冲突成为全世界的焦点和热议话题,各种各样的舆论攻防也是此起彼伏、层出不穷。那么我们究竟该如何看待当前俄罗斯与乌克兰的紧张局势呢?我想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第一个问题:如何看待俄罗斯与乌克兰的紧张局势


    这场冲突是北约东扩与俄罗斯反东扩地缘政治角逐的必然结果。我们都知道,乌克兰位于欧洲东南部,领土面积60万平方公里,人口4000多万。乌克兰土地肥沃,素有“欧洲粮仓”的美誉,在欧洲地缘政治版图上的地位举足轻重。乌克兰与俄罗斯、白俄罗斯同属东斯拉夫民族。一条第聂伯河将乌克兰分割为东西乌克兰,这个东西乌克兰的历史在俄国与欧洲列强的剧烈冲突中走向了截然不同的命运。命运多舛的乌克兰历史给独立后的这个国家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令人叹息。移植了西方的政治制度,但又有些“水土不服”,不幸陷入政党斗争、政权交替、民族冲突、国力衰退的恶性循环之中,而且由于其地理位置夹在北约与俄罗斯这两个庞然大物之间,在复杂的大国博弈背景下,政治经济搞得一团糟,近期国家对外政策又有重大失误的乌克兰便成了地缘政治博弈的牺牲品。

    2021年3月,美国防部宣布向乌提供价值1.25亿美元的军事援助,用于采购美式武器装备和训练支持。紧接着由美国领衔的北约“欧洲防卫者—2021”演习也在2021年3月拉开序幕,演习美国动员了26个国家,共计28000人参加,涵盖十几个国家,30个演习场,针对俄罗斯的意图十分明显。美国国防部长甚至直言不讳地声称,本次演习就是提醒俄罗斯“改变不良行为”、“保护盟友的安全”。面对北约与乌克兰咄咄逼人的攻势,俄罗斯也面临空前巨大的压力,所以,俄罗斯被迫向俄乌边境调集重兵,以防不测。这个兵力调动又被美国抓到“把柄”,被西方媒体大肆炒作成俄罗斯即将入侵乌克兰。

    乌东局势恶化完全是泽连斯基与美国联手推动的结果,俄罗斯的表现最初相对比较克制,只要乌克兰不加入北约,乌克兰政府军不攻入顿巴斯地区,俄罗斯是不会出兵的。其实,美国早就料到了俄罗斯会对乌克兰采取军事行动,只要俄军敢打进乌克兰,那么拜登就可以在国际道义与法理上占据制高点,合情合理地对俄罗斯施加各种制裁,安抚国内的反俄势力;欧洲各国定会泛起新一轮的对俄恐惧,从各种意义上拖垮俄罗斯,而达到美国重返欧洲,重新成为欧洲话事人的目的;理解了美国的这种算盘,我们才能理解为何拜登在战争开打前一两个月就早早宣称,美国绝对不会派兵进入乌克兰。

    明白了拜登的这种心思,我们才能明白,普京为何敢于将军事行动直接扩大到整个乌克兰境内,所以普京希望通过这场战争达成的战略目的,其实是非常大胆的:俄军分别从北部白俄罗斯、南部克里米亚、东部俄乌边境三路同时进军。其中东路是普京的保底牌——最糟糕情况下,俄国也能确保对苏梅、哈尔科夫、卢甘斯克和顿涅茨克四个俄乌边境州的掌控。而北路俄军则以乌克兰首都基辅为第一目标。在彻底拿下基辅后,继续一路南下,与从克里米亚北进的俄军在乌克兰中部汇合,最终将乌克兰分为东西两个部分,而东乌克兰自然就成为一个亲俄的政权。

    随着俄罗斯对乌克兰的军事行动进入第五天,西方世界终于结束漫长的相互指责与争吵,开始对乌克兰进行实质性的军事援助。俄罗斯与乌克兰也开始回到了新一轮的谈判桌前。国际秩序正在被一种全新的方式所颠覆,可以说,这是一次国际秩序的转型、一次地缘政治的整合,更是一次战略重组,几乎对所有地区都具有深远影响。如果西方不能缓和与俄罗斯的关系,那欧洲大陆将永无宁日。


    第二个问题:由俄乌冲突引发的思考


    国家与孩子的成长一样,光靠聪明是不够的,如果不会“打架”,在成人圈里也是混不下去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一切社会问题归根结底都是经济问题。现在越来越多的历史爱好者也都认识到,几乎一切历史事件、几乎所有历史问题的本质也是经济问题。历史上还没有离开军事力量就能获取利益的事,利益的争夺到最后还是由拳头定局。马克思说:“暴力是每一个孕育着新社会的旧社会的助产婆。暴力本身就是一种经济力。”目前,俄乌冲突问题正在不断地升级和演变,存在很多不确定性。因此,面对纷繁复杂、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迫切要求我们更加注意从国际战略层面维护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需要我们静下心来思考和研究,因为只有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那么,此次俄乌冲突问题,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启示呢?

    一是丢失整个东乌克兰就是对美国政治信誉的最严重透支。在普京的强势与拜登绝不保护小国的强烈对比之下,欧洲乃至世界各个小国都不得不开始考虑放弃自己一边倒的亲美路线。

    二是美国和欧洲盟友必须为西乌克兰的稳定付出巨大代价。在当前情况下,美国如果再继续放任不管,那么成为三不管地带的西乌克兰注定要成为拖垮整个西欧的灾祸发源地;更何况如果西方不管,那么受到鼓舞的普京必定会有进一步的行动,由此引发的连锁反应是西方世界根本无法承受的。与此同时,俄军方面,虽然普京的战略规划非常高明,俄军的战术素养也的确过硬,但综合国力的长期衰弱却是俄罗斯的致命弱点,所以一旦等西方真正的军援到达,即使俄军在今后也能拿下基辅,缓过气来的乌克兰政府也可能将战争拖入残酷的巷战阶段,这样不仅俄军快速分割乌克兰的战略意图会彻底失败,俄国自身也将因战争的长期化而元气大伤,进而在与西方的战略博弈上吃亏。理解了这一点,我们才能明白现在的普京为何同意与乌克兰谈判。

    三是俄乌冲突在战术层面与可能的台海反分裂作战有很多共同点。俄乌冲突与台湾问题虽然在性质上根本不同,但在战术层面,未来的台海反分裂作战与俄乌战事却有着很多的共同点,可以借鉴、参考其作战实践。俄乌的力量对比高度类似中国大陆与台湾的对比,俄军对乌克兰的闪电进攻思维也高度适用于我对台反分裂作战。台湾地处中国与东亚经济繁荣区的核心地带,而且距离大陆又是那么的近,经过长期扎扎实实的军事斗争准备,我军在台海局部作战地域内,无论对台军还是对可能的外部干涉军,已经在总体力量对比上占据优势。台军虽然进行了长期的防御作战准备,特别是战场建设,也拥有了一批高技术装备,包括大量的“软目标”,但我反分裂作战不动则已,一旦出击,必将是犹如泰山压顶般的神勇大军“雷霆之击”,相对弱势的台军必定难以抵挡得住。

    个人认为,未来反分裂作战应以“整体作战、重点打击、奇正结合、速战速决”作为总的指导思想,尤其“整体作战、重点打击”是战役作战的核心思想,就是在积极防御战略方针指导下,凭借人民战争和本土作战的有利条件,按照统一的战略部署,综合运用战区内各种武装力量,以各种作战形式和打击手段,攻防结合,灵活机动,在空中、海上、地面、电磁、敌后、正面、侧翼等各个,对敌实施全纵深、全方位的打击,通过积极主动、协调一致的作战行动,形成整体优效的战役合力;强调选择和创造利我制敌的地区、时机和战法,集中优势兵力兵器,实施有重点的连续打击,破坏敌整体结构,瘫痪其战役布势,削弱其整体作战功能,从而无须全歼敌军主力,即可各个破敌。此外,“整体作战、重点打击”思想注重政治作战,以心理打击配合军事打击,重点打击敌指挥官,瓦解敌军战斗意志,力求“不战而屈人之兵。”

    “整体作战”与“重点打击”是反分裂作战指导思想的一对孪生兄弟,二者有机结合,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整体作战”要求努力增强战役结构的整体性,最大限度地发挥我整体作战威力,为“重点打击”提供了前提条件和物质基础;“重点打击”则着眼于努力破坏敌战役结构的整体性,最大限度地削弱其整体作战能力,从而体现了对“整体作战”力量运用的主要方式。“整体作战”论,强调实现战役作战力量的一体化,即诸军兵种、主力兵团、地方兵团、武警部队、民兵游击队及群众武装相结合;实现战役战场空间的一体化,即正面纵深、翼侧作战与敌后战场相结合,陆海战场作战和空中机动、火力支援、电子对抗相结合;实现战役作战手段的一体化,即阵地战、运动战、游击战、电子战、心理战等相结合,通过“一体化”、“三结合”使战役作战的诸要素构成整体威力,在战役的全过程和战场的全纵深对敌实施一系列综合打击,以达成战役作战企图。其基本点就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依靠人民战争,打一场现代化的整体战战役。“重点打击”论,强调以整体合力为基础,在关键性的时间,决定性的地点,集中适度的力量,采取灵活有效的战法,对敌战役要害目标,首先是纵深的“软目标”实施积极主动的、连续的歼灭性打击。此种重点打击,必将造成敌战役系统程度不等、时间不一的瘫痪及战役链条的部分脱节,破坏其战役结构的完整性及程序的连续性,使其战役系统功能失调,指挥失灵,协同失效,行动失控;还能在精神和心理上震慑和杀伤敌人,破坏其心理平衡与稳定。只有破坏了敌军的战役结构,使其无法形成整体战,我军的“整体作战”才能发挥出应有作用。系统论的原理告诉我们,综合力量大于部分力量之和。我们努力形成整体优效的战役合力绝不是为了以我整体战对付敌之整体战,而是为了以我整体战之长,击敌非整体战之短。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重点打击”比“整体作战”更为重要。“重点打击”论实际上是我军传统的“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作战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四是中国面对俄乌冲突始终保持自己的主张和坚定的立场。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先生曾多次大声疾呼,世界正面临分裂的危机,期待主要大国负起责任,履行应尽的国际义务,在多边主义的旗帜下加强团结合作。正如中国领导人在今年年初世界经济论坛上所指出:“在全球性危机的惊涛骇浪里,各国不是乘坐在190多条小船上,而是乘坐在一条命运与共的大船上”。各国只有一起划桨而非相互掣肘,彼此鼓劲而不是相互攻击,我们才能战胜当前的挑战,迈向光明的未来。

    在国际政治当中最不可取的就是感情用事,我们所有的一切都要从中国国家利益最大化的角度出发,来考虑我们的对外立场,面对动荡不靖的国际局势,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在第58届慕尼黑安全会议中国专场上的主旨讲话中提到:中国秉持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新安全观,坚持政治解决各种地区热点问题,为维护国际和平安全发挥建设性作用。我们应当共同构建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国与国的交往不能简单地只以竞争来定义,更不能热衷开历史的倒车,重蹈结盟对抗的覆辙,我们应当共同维护全球的和平与安宁。一国安全不能以损害他国安全为代价,地区安全更不能以强化军事集团为保障,要摒弃独享安全、绝对安全的想法,一起警惕和抵制各种“新冷战”的图谋,努力建设持久和平的世界。


    第三个问题:如何积极看待和正确处理好中美关系


    中美建交43年来,两国人民一直在努力彼此走近,中美关系一直在寻求正确的相处之道。近半个世纪以来的实践表明,“上海公报”就是试金石,坚持公报的初心,中美关系就行走在正确的轨道上;背离公报的初心,中美关系就会发生动荡波折,就会出问题。

    大国博弈最为忌讳的就是同时向两个大国发难。此次俄乌冲突,美国一方面在顿巴斯冲突中向俄罗斯发难,给俄罗斯施加了巨大的压力;另一方面又打台湾牌升级科技战遏制中国,看上去美国颇有点拳打中国,脚踢俄罗斯,威风不可一世,但是实际上,这是战略层面最为愚蠢的做法。美国的这种行为有点类似于二战中,德国还在北非与大西洋与英国作战,同时又对苏联发动“巴巴罗萨行动”。这些年来,在中美关系最敏感的台湾问题上,美方屡屡打擦边球,触底线、踩红线,把美国单方面制定的《与台湾关系法》这部国内法与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相提并论,发布与台湾交往“新准则”,放宽美台官员交往限制,加强对台军售,一步步推高台海紧张局势;还刻意在意识形态问题上做文章,一些政客接连抛出种种谬论,鼓噪“红色威胁”,鼓吹冷战思维,攻击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治制度;除此之外,美方无视中美经贸合作带来的巨大好处,到处张扬中国搭便车、占便宜,动辄挑起贸易摩擦。特朗普政府发动对华贸易战并实施惩罚性关税,拜登政府又继续扩大和升级对中国企业的打压,严重伤害了两国人民利益。

    今天中美关系面临的挫折和困难,世界也同样深感焦虑。在众多国际场合,各国领导人和各界有识之士纷纷表达了对中美关系修好的期待和呼吁。在世界看来,中美两国发展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而是国际关系的稳定器。没有中美两国的相向而行,就没有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从更宽阔的视野看,中美两个超大规模国家的互利合作,不仅利在两国,更关乎世界的发展与繁荣,深刻影响着国际秩序的演进方向和世界整体面貌。利益交错、制度相异的两个世界大国相处,难有一马平川的时空,难找一劳永逸的良方,有些磕磕绊绊不可避免。因此,中美关系无论遇到什么样的挫折和困难,我们都不应该对中美关系的未来失去信心,“宽广的太平洋,有足够的空间容纳中美两个大国共同发展”。在2021年11月的中美元首视频会晤中,中国领导人强调,中美两国是两艘在大海中航行的巨轮,我们要把稳舵,使两艘巨轮迎着风浪共同前行,不偏航、不失速,更不能相撞。毫无疑问,对中美两国来说,只有合作才是唯一正确的选择,只有共赢才能通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作者:王凯文